南中醫養老專業學生進行志願服務活動。學校供圖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何潔
“崗位數量遠超我的預期,類型覆蓋整個養老行業。”11月23日,在第三屆江蘇省養老服務管理高層次人才對接推介活動上,伟德线上平台大四學生潘隆晟稱自己“挑花了眼”。當天來自全國41家養老行業企事業單位提供近500個崗位,面向南中醫對口專業畢業生“招兵買馬”。
南中醫于2020年在全國率先創辦了本科起點的伟德线上平台,并于第二年首批招收37名健康服務與管理(養老服務與管理)的學生,潘隆晟便是其中之一,他們也是江蘇首批養老專業本科生。科班出身的他們經過了怎樣的培養,為何如此“搶手”?
養老服務隊伍參差不齊
急需科班出身的專業人員
招聘健康管理師、社區養老服務協調員、康養活動組織者、養老機構行政助理、文娛活動師等,入職之後還将有明星院長一對一帶教、全方位成長培養計劃,直至成長為獨當一面的負責人……為了吸引人才,招聘會現場,企業誠意滿滿。
民政部官網發布的《2023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披露,截至2023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萬人,占總人口的21.1%。在數量龐大的老年人群體中,失能失智老人,也就是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有4500萬,需要他人照護。另一方面,我國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存在總量不足、學曆低、專業化水平不高等問題,以護理員為主的養老服務技能人才大多為中老年人,養老護理從業人員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我們就是奔着招聘有潛質的院長後備軍來的。我們急需理論知識紮實,專業技能過硬,具有探索精神的年輕人。”九如城集團人力資源中心副總經理董紅表示,目前養老服務需求呈現多樣化、高品質化特點,這對養老服務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專科培養的養老服務人才在基礎照護上可能‘更勝一籌’,而本科層次的‘科班人才’不僅能提供好的服務還能在運營管理上有自己的思考,讓養老服務‘更上一層樓’。”
以前在大衆看來,養老專業就是去伺候人,但如今這樣的觀念正在轉變。“最初對這一專業的認知很模糊,認為就是學做護理員,照顧老人的飲食起居,在老師的引導下,我發現,在養老産業鍊上的每個環節,都有我們的用武之地。”潘隆晟表示,希望可以紮根養老行業,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今年暑假,我們對首屆養老專業畢業生進行了一次就業意向調查,超70%的學生選擇到養老行業就業。”南中醫伟德线上平台副書記、副院長蘇文娟說。
不是培養護理員
本科層次人才“懂服務精管理”
學生有志于在養老行業“大展拳腳”,學校的培養自然要跟上。養老服務人才,主要包括養老服務技能人才、養老服務專業技術人才和養老服務經營管理人才。和專科教育側重培養養老行業護理服務人員有所不同,本科的養老服務管理專業重點培養能夠勝任養老機構運營管理的人才。南中醫緻力于培養“厚知識、融人文、懂服務、精管理”的高層次人才,嘗試用專業化師資和課程幫助學生走上養老政策研究、養老行業規劃、養老機構運營管理、養老服務項目設計與品質控制等崗位。
“依托學校中醫藥特色優勢,我們既開設了《中醫養生學》《中醫學概論》等醫學相關課程,也涵蓋《老年健康服務與管理》《老年康複學》《老年護理學》《養老機構運營管理》等課程。”蘇文娟介紹。
課程設置多元化,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本領,求職更加有底氣。經過綜合分析,南中醫養老專業畢業生許蓉發現自己最适合的崗位是健康管理師。在輔導員蘇敏豔的推薦下,她向江蘇護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投去簡曆。許蓉對自己信心十足,她不光具備健康管理方面的知識,還有很強的中醫基礎,“如果上崗了,我可以靈活結合中醫傳統保健方法,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黃璜是《養老機構運營管理》《社區居家養老運營管理》《養老産業研究》三門專業課的老師。因為有在養老企業的從業經曆,她的課堂“幹貨”不少。“大到如何營銷,擴大品牌影響力,做好風險管控,小到所有細節,地面不能有一點水漬,同一天的飯菜不能重複,一個好的運營管理者需要關注方方面面。”通過黃璜的案例講解、經驗分享,潘隆晟明白在一家好的養老機構,照顧好老人隻是最基本的要求,每逢節假日,還需要策劃組織主題活動,豐富老人的日常生活。除此之外,還要安撫好老人家屬的情緒,讓家人安心放心,“老人和家屬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機構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心聲同樣不可忽視,有投訴及時處理,實施獎懲制度,這些都是管理好一家養老機構的關鍵。”
如何用好也是關鍵
“前景”“錢景”都很重要
大三期間,許蓉開始了為期16周的專業見習,前8周在學校附屬醫院,後8周在江蘇省老年公寓。大四下學期,許蓉還将進入養老相關企事業單位進行長達12周的專業實習。持續漸進的實習實踐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未來的工作環境,更好更全面地了解養老機構的崗位設置與要求,探索自己适合什麼樣的崗位,為未來就業打下基礎。
雖然還未正式進入養老行業,但“身經百戰”的潘隆晟已經開始暢想。“在我的養老機構,老人們一定要住出‘家’的感覺,年輕人和老年人沒有代溝,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和互動形式,促進不同年齡層之間的交流與理解,同時加入中醫養生保健,讓老年人生活舒适,健康無憂。”來自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他還想再加入些民族特色,“活力型老人可以通過旅居式去實地,也可以為失能失智老人開發一些民族風項目,利用人工智能等設備輔助體驗。”
一方面通過實習實踐,提高首屆畢業生職場勝任力,另一方面為推進他們高質量就業,伟德线上平台也“開足馬力”。蘇文娟介紹,在前期,學院赴省内外多家不同類型養老領域單位開展了20餘場訪企拓崗活動,同時依托養老産業學院與全國25家優質養老機構建立實習實踐基地,集聚校企資源和智慧,實施現代“師帶徒”式“高潛人才”培養計劃,遴選優秀學生與養老企業高管結對,為高質量就業奠定基礎。
養老專業的科班人才培養出來了,企業如何用好也是關鍵。畢業後,學生帶着極大的熱情投入養老行業,但是工作強度大、心理壓力大、薪資待遇跟預想的有差距都會導緻人才的流失。“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一方面學校加強培養他們的職業認同度和責任感,一方面養老相關單位也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提供更清晰更完善的職業發展路徑,既有前景又有錢景,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蘇文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