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為指引,以培養專業化的養老服務管理人才為導向,2024年6月7日,全國開設養老服務管理專業高校的專家齊聚六朝古都南京,共商養老服務管理專業高質量建設,共話養老服務管理人才培養,共同發布以下“南京宣言”。
我們的共識:新時代新使命要求加快建設高水平養老服務管理本科教育
(一)應對人口結構變遷:以人才培養賦能養老服務供給側改革
加快建設高水平養老服務管理本科教育,培養集服務和管理能力為一體、行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融合的複合型人才,填補養老行業高素質人才缺口,有利于把廣闊的養老服務需求與優質的養老服務供給精準對接,是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務實之舉,也是深化養老服務供給側改革的内在需求。
(二)響應國家戰略要求:助力養老服務體系從“以傳統供養”向“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轉型
加快建設高水平養老服務管理本科教育,既充分響應了國家關于養老服務的戰略方針,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生動實踐,同時也契合了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對複合型人才的現實需求。
(三)儲備高素質人才:推動老齡事業和産業有效協同、高質量發展
加快建設高水平養老服務管理本科教育,是伴随養老服務對象的多樣化、多層次需求,從社會發展趨勢和市場人才需求出發的必然路徑。通過培養服務與管理、知識與能力、技能與人文兼備的複合型人才,為構建政府為主導,社會、企業、家庭多方主體激勵相容的養老服務機制貢獻力量。
我們的遵循:堅持走養老服務管理專業高質量建設之路
(一)堅持尊重規律
尊重本科教育教學特點和人才成長規律,是養老服務管理專業建設高質量推進的基本前提。養老服務管理本科教育教學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強化服務與管理融合,堅持需求牽引,不斷提高養老服務管理本科人才培養的時代性、科學性和創造性。
(二)堅持立足國情
新時代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偉大實踐是深耕養老服務管理專業建設的肥沃土壤。堅持不懈發現新問題、構建新理論、提出新觀點,加強對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形成我國養老服務管理本科教育的理論體系、學科體系、教學體系,為中國式現代化養老服務體系做好人才儲備。
(三)堅持守正創新
在傳承中創新是養老服務管理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養老服務管理專業建設,既要固本正源,又要精于求變,立足兩個大局,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的同時,主動适應新環境、新技術、新要求,實現養老服務管理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
我們的任務:構建中國特色的養老服務管理人才培養體系
(一)明确培養目标
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适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面向21世紀經濟社會發展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所需的富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管理學、經濟學、法學、醫學等學科背景,融通中國傳統養老文化和現代愛老、敬老文明,能夠在養老服務管理相關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從事養老政策研究、養老機構經營管理、老年照護與康養、老年健康管理、智慧養老服務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二)強化文化引領
牢牢把握養老服務管理本科教育的價值導向性,厚植“大愛情懷”,着力培養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堅持“三全育人、五育并舉”,全面推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國傳統養老文化進課堂,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有志于投身于養老事業和産業的新時代人才。
(三)完善課程體系
緊緊抓住課程這一最基礎、最關鍵的要素,持續推動課程和教材建設。将養老事業與産業的最新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轉化為優質教學資源,引入課堂、寫入教材。圍繞專業核心課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共同建設;同時,鼓勵支持各高校開設特色課程、實踐教學課程,實現錯位發展。
(四)推動模式創新
以培養“厚知識、融人文、懂服務、精管理”的養老服務管理人才為目标,探索政學協同、産教協同、教研協同的“三協同”人才培養格局和理論實踐融合、校内校外融合、國際國内融合、政府學校融合的“四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提升學生的知識融通和實踐創新能力。
(五)探索标準建立
堅持學生中心、質量導向、持續改進,共同探索構建養老服務管理專業教學标準。通過标準的建立,推動專業規範化、科學化,強化高校質量保障主體意識,促進養老服務管理人才培養能力持續提升。
中國高等養老服務管理本科教育将為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踐行中國道路堅定前行!不忘初心、砥砺奮進,中國養老服務管理人才培養,我們從這裡啟航!
全國養老服務管理專業高質量建設聯盟
2024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