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經濟報】高品質養老服務亟待市場力量

發布時間:2022-03-30浏覽次數:10

33日,伟德线上平台的司迎曉又一次來到南京市栖霞區文康苑社區,為患有高血壓的塗正英老人按摩。這位醫科院校的女大學生已随南中醫的志願者團隊多次來栖霞區服務老人。

前不久,南京醫科大學三年級的卞欣宇去為一家養老院的老人們普及預防糖尿病、預防跌倒等的醫療和急救知識。身為護理專業的學生,她已為南京市鼓樓區江濱社區的老人們服務多次。

春節前,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老年人服務班三年級的曾川,又一次來到鼓樓區挹江門街道丁山社區,為一位多次下單的獨居老人服務。目前他已累積了200多個小時的服務時間。

三名大學生的故事,在南京養老服務時間銀行(下簡稱南京時間銀行)志願者中并非少數。近一年間,南京時間銀行多了很多具備專業技能的新注冊志願者,尤其是在校大學生和醫護人員,其專業從醫療、護理、養老到心理咨詢、法律咨詢……

伟德线上平台是全國首個開設本科及以上伟德线上平台的高校,迄今已有100餘位學生注冊成為南京時間銀行志願者。該校團體志願者對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進行調研,建立健康檔案,提供家庭照護和慢性病生活保養建議,還為老人送上自制的防疫香囊。

南京時間銀行鼓樓區甯海路街道三步兩橋社區服務點負責人鮑思勉告訴記者,他所在的社區有一名80多歲的老人,行動不便,需要每周沖洗膀胱。社區醫院因工作量飽和,基本不承接上門服務。工作人員幫他注冊了時間銀行後,老人的兒媳每周下單,就有醫護志願者上門服務。

不僅僅是時間銀行,南京一些養老服務機構所提供的服務内容也在不斷拓寬,品質逐漸提升。

悅華洪武是南京市秦淮區的街道級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長劉湘梅告訴記者,目前不僅以“1+N”方式承接整個街道轄區内老人的助餐服務,同時也對接了醫生、理發師、修腳師等專業技能人員進社區義診或集體服務,包括口腔護理、采血、創面護理、換導尿管等自費服務。

近幾年,我省養老服務供給的悄然升級,根本上源于養老服務需求的升級。

養老需求日趨高品質

據省民政廳統計,我省人口老齡化有五個方面特點。一是時間早。全國1999年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我省比全國提前13年。二是增速快。2012年以來,全省60周歲以上老年人平均每年淨增63.4萬。三是壽齡高。2018年全省80歲以上高齡老人已達271萬,不到20年的時間增長了2倍多。四是空巢化。我省空巢、獨居老年人比例高達55.3%。五是不平衡。我省蘇南、蘇中地區老齡化率超過25%,蘇北地區老齡化率低于20%,南北區域不平衡。這些數字,不僅意味着我省老年人的數量相對龐大,而且意味着養老需求在迅速提升,需要針對高齡、空巢獨居、經濟發達城市老人群體的有效服務。

省内各大城市的老齡化更呈現出“高品質需求”特征,尤其是在經濟發達、收入較高、受教育程度較高的蘇南地區。以南京市為例,全市高校院所雲集,人才資源豐富,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較高,老年人“高素質”特點明顯,養老服務“多層次、多樣性、個性化、品質化”的需求日益迫切。正如南京時間銀行志願者卞欣宇所言,相比“老年人服務”模式,某種程度上老年人更喜歡“年輕人服務”,因為能夠給老年人的生活帶來活力和慰藉。這就是一種新的養老品質需求。

據我省“十三五”規劃,截至2020年,省民政廳等部門相繼在政府購買養老服務、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養老服務補貼制度、金融支持養老服務發展等方面出台了18項配套政策。重點政策如: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将符合政策規定的困難老年人納入低保、特困供養等制度化保障範圍,标準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同步增長。實施普惠型福利和保險政策,迄今已有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揚州、泰州7個設區市建立了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覆蓋率位居全國前列。在此基礎上,為滿足群衆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我省已開始增加多元、優質、高效、智能化的服務供給,推動養老服務由“保基本”向“高标準”轉變。據了解,全省已有8個設區市開展國家級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南京、無錫、徐州、蘇州、南通市被評為優秀試點城市,數量全國最多。省本級建成養老服務信息平台,各縣(市、區)均建成1個以上虛拟養老院,初步形成“15分鐘養老服務圈。全省護理型養老床位占養老機構床位總數的一半以上。

南京市民政局人士表示,在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中,該部門始終在思考三個重要問題:一是如何解決老年人在家養老的現實期盼。中國家庭本位的傳統文化深深地影響着老年人養老行為選擇。據調查,南京96%以上的老年人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普遍期待養老不離身邊人”“服務距離一碗湯。如何解決養老不離家的問題,不但是推進養老服務工作的必答題,更是衡量養老服務水準的溫度計。二是如何解決養老機構服務供需上地域不平衡的客觀難題。南京主城五區面積不到全市的6%,卻生活着全市45.1%的老年人。加之主城區規劃早、建設早,功能布局已基本固化,機構養老床位難以滿足入住需求。三是如何解決家庭養老有心無力的問題。當前社會流動性增強、行業競争激烈、工作強度大,家庭結構趨于“4-2-1”,很多家庭養老有心無力。在南京等經濟發達的大城市、特大城市,普惠型的基礎養老服務雖已基本完善,但高品質養老的供需矛盾卻日漸凸顯。

南京經驗:

以市場之力引導服務升級

時間銀行無疑是南京市滿足老年人高品質養老服務需求的有效探索,提供以市場之力引導服務升級的一種現實經驗。

南京市的養老服務水平一直在省内領先。據南京市養老服務質量指導中心介紹,該市的養老服務有五大特色。一是适度普惠。通過購買服務,為城鄉特困老人、低保及低保邊緣戶等“五類”困難老人提供生活照護等兜底服務。從20207月起,開始向全市80周歲以上老人每月提供不少于2小時免費照護服務。二是居家照護。2017年起,在全國率先試點家庭照護(養老)床位建設,老年人在家即可一體化享受與養老機構院内老人同等服務。三是喘息服務。2018年起,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對由家屬長期照護的重度失能老人,每年提供15天免費照護,讓家屬得到“喘息”。四是助餐服務。目前全市共有社區銀發助餐點1200多個,2021年面向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300多萬人次,惠及十餘萬老年人。

南京市家庭養老床位試點項目的起點較高,均配置了相應網絡信息服務系統和智能穿戴、智能感應、遠程監控等電子信息服務設備,動态掌握老人生理指标及活動情況。借助24小時應急響應,老年人可通過緊急呼叫設備主動發起,或通過智能生命監測設備自動發送遠程求助信息,由專業養老機構實施響應,為家庭養老床位老年人提供代購、健康檔案、定期巡診、醫療康複等機構式服務套餐。同時,老年人還可根據自己經濟情況、護理要求、服務目标來定制套餐,享受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服務項目。

在這一較高服務水準上孕育發展的南京時間銀行,呈現出鮮明的“高品質”特點。如:政府擔保,嚴控風險。政府設立時間銀行基金,一旦時間銀行發生風險,将由基金兌付。職責明确,分擔責任。政府主要出政策、定規則、搭平台,時間銀行服務點主要依托現有的養老組織設立。互助養老,激活潛力。又如: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側重吸引專業人才和團體加入。目前南京養老從業人員近1.4萬人,具有大中專以上學曆者占比45.35%,有近5萬名擁有職業技能鑒定證書的養老護理員。截至3月中旬,南京全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注冊個人志願者逾4萬人,高校、企業、醫院等單位團體志願者已達100個。時間銀行志願者——尤其是專業志願者的加入,有效緩解了養老服務人員的供求矛盾,而且提升了服務水平。

南京市民政部門也在逐漸引入市場化的力量,在普惠服務之外進一步提高公共養老服務供給的質量。近年來,該市江北新區搭建了區級智慧養老智慧平台,打造了嵌入區内所有衛生和養老資源的小程序“小北醫養”。江北新區衛生健康和民政局負責人表示,得益于這些新技術,民政部門對養老服務機構的監管、老人信息的管理更加有效,老人獲取區内衛生、養老資源的途徑也更加便捷。該區還将時間銀行優秀志願者納入養老人才培養的範疇。依據江北新區“十四五”規劃,該區衛生健康和民政局為所有時間銀行的志願者購買了3萬單意外保險。通過采用區塊鍊等新技術,江北新區的智慧養老能力明顯增強。江北新區衛生健康和民政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家庭适老化改造和養老床位建設中,智慧養老信息平台為老人帶來很多便利。通過“小北醫養”小程序,老人及家庭還可以預約護士上門。

此外,江北新區時間銀行的“夕陽智庫”整合了各行業老年專業人才資源,将其轉化為高品質養老服務者群體——時間銀行志願者,有效提升服務的專業性。迄今,該區時間銀行已引進了南京愛爾眼科醫院、南京農業大學等專業醫療機構和高校的力量。(江蘇經濟報記者 王峻峰 見習記者 周凱航)

來源:江蘇經濟報 2022329 A01

http://jsjjb.xhby.net/pc/layout/202203/29/node_A01.html#content_104687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