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省兩會 | 省政協委員王明強:讓養老服務人才更多湧現在基層養老一線,成為當下職業中的“閃亮的那顆星”

發布時間:2024-01-26浏覽次數:83

揚子晚報網122日訊(記者 薄雲峰)來自緻公黨界别的江蘇省政協委員王明強,伟德线上平台伟德线上平台執行院長。他對于養老話題一直予以高度關注,經常到基層一線的養老機構深入調研,與廣大老人和養老機構的工作人員交朋友。2024年江蘇省兩會,他撰寫的《關于發揮人才評價效用凝聚養老服務人才的建議》,聚焦江蘇省養老服務人才的現狀,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

王明強在建議中,首先以一組數據“勾勒”出江蘇養老行業的現實圖景。江蘇是全國老齡化程度較高、老年人口較多的省份。截至2022年底,全省60周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974萬人,老齡化率23.18%,高出全國3.38個百分點。

基于此,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養老服務人員隊伍刻不容緩。江蘇省積極作為,多措并舉,在養老服務人員隊伍建設上取得了良好成效。2023年7月,正式印發《江蘇省養老護理專業技術資格條件(試行)》,在全國率先建立養老護理專業技術職稱體系,打通養老護理人才流動渠道和職業上升通道,将會吸引更多高層次、高水平、專業化人才投身養老服務行業,特别是一線老年護理崗位。為推進江蘇省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仍需進一步發揮人才評價效用,凝聚養老服務人才。

江蘇養老服務人員的現狀如何?其中有哪些有待優化的方面?王明強介紹,江蘇養老服務人員目前有三個方面有待優化。

首先是養老服務人員結構有待優化。據不完全統計,江蘇共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過150萬人,但養老機構護理員僅有約6萬名,總量明顯存在較大缺口。其中以“40”“50”占主導,高中學曆10.72%、專科學曆26.25%、本科及以上學曆僅為10.08%,且具有較高學曆人才主要在管理崗位,有相當一部分一線護理員僅停留在持有培訓證書甚至企業初步上崗培訓階段,未通過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第二是養老服務人員薪酬機制有待完善。據統計,養老護理員稅後工資平均大概在每月4000-5000元左右,低于全省平均工資水平,與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工資有較大差距,且工作時長較長、職業認同感低。在薪酬待遇與職業技能等級和技術職稱挂鈎上,公辦養老機構在逐步推進,民營養老機構普遍積極性不高,未能得到有效落實,而我省民營養老機構占比超過70%,無法體現職業技能等級和技術職稱的内涵價值和對人才成長的激勵引導。

第三是養老服務人員職業晉升與發展空間有待拓寬。為養老服務人員申報專業技術職稱提供繼續教育、技能培訓、技能競賽、科學研究、項目建設等的支撐體系尚有待進一步構建,職稱評審對養老服務人員職業晉升發展内生動力形成的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針對上述三個方面,王明強提出三個方面的建議。通過系統優化,讓養老服務人員樂于、安于、發展于本職工作,讓全社會認同養老護理人員的職業價值,讓養老護理工作成為人們樂于從事的行業。

首先是進一步宣傳落實養老服務專業技術人員評審。在全國率先建立養老護理專業技術職稱體系的基礎上,加大宣傳和落實機制,鼓勵支持養老機構參與到養老護理專業技術職稱評定中,同時根據養老服務領域的專業技術種類,進一步推進其他涉老專業技術職稱體系建設,推動在養老機構工作的醫護人員在職稱評定、專業技能培訓、繼續教育、科學研究等方面與在公立醫療機構工作的醫護人員享有同等待遇。

第二是完善養老服務專業技術人員薪酬待遇機制。引導養老服務機構深化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職業技能等級、技術職稱與薪酬待遇挂鈎機制,促進養老服務人員的收入水平和技能等級、技術職稱同步提升。根據技術職稱評審情況,适時細化和升級對于各層級給予的崗位補貼和入職獎勵。

第三是完善養老服務人才職稱晉升和發展路徑。民政、财政、人社、教育等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完善養老服務人才激勵制度,加強對養老服務人員專業技術職稱申報的支持力度,為養老服務人員在繼續教育、技能培訓、技能競賽、科學研究、項目建設、技術革新等方面拓寬渠道、打造平台、提供路徑,建立養老服務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晉升和待遇配比機制,給取得職稱的養老服務人員給予補貼或獎勵,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為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來源:紫牛新聞)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