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在全國第60個學雷鋒紀念日即将到來之際,由學校和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管理中心共同主辦,共青團伟德线上平台委員會、伟德线上平台、南京養老志願服務聯合會、栖霞區時間銀行管理中心聯合承辦的志願護“甯”暨南京“時間銀行333互助服務行動”在我校豐盛健康樓廣場正式啟動。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曉,學院執行院長田侃,校團委書記陳小進,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劉雲龍,南京養老志願服務聯合會會長史秀蓮,栖霞區時間銀行管理中心負責人王琛澄共同出席啟動儀式,相關單位代表及80名“時間銀行”青年志願者參加儀式。儀式由校團委書記陳小進主持。
劉曉在歡迎緻辭中指出,中國養老事業、行業、産業的發展已步入快速、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我校和江蘇省民政廳合作共建全國首個伟德线上平台,創新了養老服務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南京在全市層面推行養老服務“時間銀行”走在全國前列,但“時間銀行”志願服務模式還處于起步階段,養老服務志願者十分短缺。他希望廣大青年志願者積極投身“時間銀行”志願服務,弘揚“為天下人盡孝”的崇高道德觀念、“自助、助人”的博愛精神及“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在志願服務中彰顯人生價值,在全社會形成示範效應。
史秀蓮介紹了南京養老服務時間銀行運行模式及“時間銀行333互助服務行動”的内容和意義。她指出,時間銀行是一種互助幫扶的志願服務方式,志願者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按規則儲存服務時間,當年老需要時可提取時間兌換服務。“333行動”是由伟德线上平台的青年志願者與社區老年人結對幫扶,提供為老志願服務。她充分肯定我校青年志願者的奉獻精神,并從“提高認識,把責任‘擔起來’”“營造氛圍,把精神‘揚’起來”“真抓實做,把作用‘活’起來”三個方面對參與活動的青年志願者寄予深切希望和期待。
啟動儀式上,史秀蓮為“時間銀行學雷鋒志願服務示範基地”授牌,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劉雲龍作為基地負責人接牌。
劉雲龍從指導思想、服務原則、運營架構、服務内容、運營管理、考核激勵六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時間銀行志願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學院成立了時間銀行健康助老志願服務隊、智慧助老志願服務隊、暖心助老志願服務隊,劉曉、田侃、史秀蓮為三支志願服務隊授旗。
學院2021級護理學(老年護理)專業的張芷瑞作為志願者代表發言,她結合成為“時間銀行”志願者的經曆,分享了“用青春守護夕陽”的初心與收獲,立志肩負時代使命,在助老為老中做新時代的合格志願者。
第一臨床醫學院2018級中醫兒科專業的蔡迎作為代表,帶領全體志願者莊嚴宣誓。
學院執行院長田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會動員倡導更多的學生加入志願者行列當中,會提供培訓和必要的組織形式,把理念中的服務、愛心與回報,形成一種長效機制的制度,通過實踐把制度建立起來,推動“時間銀行”志願服務更好、更快發展。”
啟動儀式後,學院8名時間銀行青年志願者與校青年志願者協會骨幹一起,走進南京市栖霞區西崗街道觀梅社區、馬群街道百水家園社區、馬群街道文康苑社區的10戶老人家中,圍繞“健康助老、智慧助老、暖心助老”開展志願服務,同時針對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進行建檔立卡,持續關注老人健康,随時為老人提供守護服務。“南中醫的‘小醫生’給我按摩、量血壓、測血糖,講養生知識,還送了防疫中藥香囊,我很開心!”“孩子們陪我聊天,逗我開心,幫我打掃衛生,希望他們能常來陪我說說話。”88歲的獨居老人丁奶奶說:“我有一天晚上頭發昏,要不是抓住扶手跌倒了都不敢想,希望能來給我查查身體。”老人們難掩欣喜之情。
作為全國首個本科起點伟德线上平台的學生,劉思雨也在助老志願服務中收獲了更多知識。“把我所學到的中醫養生知識,還有一些中醫治未病治慢病的理念,如何能運用到這些老年服務的過程中去,豈不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事情?我覺得這個對我自己的幫助,反而比我給老人提供的幫助要大。讓我覺得我有了自我價值,并且了解到了課本以外老人真正的需求。”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高質量養老需要的題中應有之義,互助養老“時間銀行”對于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營造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濃厚社會氛圍具有積極意義。未來,學院将以“時間銀行學雷鋒志願服務示範基地”為平台,以健康助老志願服務隊、智慧助老志願服務隊、暖心助老志願服務隊為抓手,以中醫藥健康服務為重點,推進“時間銀行”志願服務專業化、精準化、制度化發展,引領學院青年學生關注社會老齡化問題,發揮專業所學投身志願服務,在服務社會中綻放青春,建功新時代。